新聞節目 | 新聞特寫(2024-05-30) - RTHK
A A A
氣溫 濕度
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

新聞節目

分享工具 facebook
新聞特寫
新聞特寫
節目簡介:
以不同專題環節,跟進焦點新聞,探討時事議題,專訪新聞人物,捕捉時局最新走勢。
主持人:
新聞部記者

2024-05-30
新聞特寫

現正播放: IMF調高內地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
分段播放:
IMF調高內地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  收聽facebook
內地首季經濟按年增長5.3%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(IMF) 將內地今年及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,均調高0.4個百分點,預計內地今年經濟按年增長5%,明年則增長4.5%。

記者王慧蓓訪問了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,他分析說,IMF對未來內地經濟樂觀。他關注,有更多財政政策出台,但經濟仍有結構性問題要解決;至於內地整體房屋銷售及房地產投資會否受政策支持短期內回升,需要進一步觀察。
本港與內地探討將可回收廢物運往大灣區一體化處理  收聽facebook
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,已跟內地展開討論,能否將本港的部分可回收廢物,運往大灣區循環回收一體化處理。他說,焚化後產生所謂的「爐底灰」,可以用作建築水泥等材料,有具體計劃會盡快公布。

環境局在社交專頁解釋,探討推動大灣區共同發展綠色產業和相關設施,對香港來說,亦有助減少處理部分垃圾,強調不是將垃圾送上大灣區焚燒。

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認為,將香港垃圾運往大灣區處理,要考慮內地民眾的觀感,香港亦要做好減廢回收工作。

記者陳樂謙訪問了劉國勳。
有環保團體指源頭減廢才能真正解決問題  收聽facebook
環保團體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認為,政府往往投放資源在堆填及焚化等末端處理,認為應加強生產者責任,源頭減廢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
記者王慧蓓訪問了譚穎琳。
入境處總部遷至將軍澳 增設婚姻登記服務及禮堂  收聽facebook
灣仔入境事務大樓運作超過30年,內有多個政府部門包括入境處總部。入境處表示,隨著部門發展,大樓空間不敷應用,加上政府決定分期搬遷灣仔海傍3座政府大樓,發展會展業等,入境處在將軍澳興建首個專屬總部,下月11日起提供服務。

新大樓增設出生及婚姻登記服務,設有婚禮禮堂,以及「打卡點」心型花圃,目前約有40多對新人已預約註冊。

記者崔蔚恩訪問了入境處首席入境事務主任黃君彥,介紹新大樓提供的新服務以及原本在灣仔的服務過渡安排。
調查顯示一成半受訪長者不接受子女離港  收聽facebook
近年不少港人移居外地,留下年長父母或親人,這些被稱為「留守長者」的身心及生活狀態,備受關注。長者安居協會在今年初訪問了263名「留守長者」,發現近7成人的態度相對正面,他們接受子女離開香港而且能夠適應獨自生活。

調查亦發現,有一成半長者表示,不接受子女離港,當中有4成及近兩成長者分別感到孤獨及憂慮健康問題。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建議長者,應善用科技與家人保持聯繫、要建立個人興趣或喜好,以及維持個人社交圈子等;而在外地的子女也應盡量關心留在香港的父母。

記者莊德賢訪問了王虹虹。

新聞特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