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節目 | 新聞特寫(2025-01-14) - RTHK
A A A
氣溫 濕度
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

新聞節目

分享工具 facebook
新聞特寫
新聞特寫
節目簡介:
以不同專題環節,跟進焦點新聞,探討時事議題,專訪新聞人物,捕捉時局最新走勢。
主持人:
新聞部記者

2025-01-14
新聞特寫

現正播放: 人行與金管局推多項措施 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
分段播放:
人行與金管局推多項措施 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  收聽facebook
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推出多項新措施,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支持本港資本市場發展,包括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。另外,優化內地與香港支付結算便利,推動本港轉數快與內地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互聯。

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,內地與香港網上支付清算系統互聯預計最快今年中推出部分服務,兩地居民可以透過輸入收款方手機號碼或帳戶號碼,進行即時小額跨境匯款。

有立法會議員歡迎新安排,相信可更便利兩地人民交流,但方便之餘亦會帶來風險,建議市民在過數時,要確保對方號碼的真確性。

記者陳樂謙報道。
研究指減鈉點心味道上分別不大 業界製減鈉食品毋須憂慮影響消費意慾  收聽facebook
食物安全中心最新一項研究顯示,消費者食用減鈉一至兩成的點心,在味道上與使用標準配方的點心並無分別,認為業界可以製作減鈉食物。

食安中心去年3至4月共招募72名15歲或以上市民,試食由中華廚藝學院製作的蝦肉燒賣和豉汁蒸排骨樣本,部分樣本減少用鹽份量,結果只有分別15人和13人,能夠正確識別出部分樣本已減鈉。

食安中心首席醫生周楚耀說,選擇這兩款點心做研究,是由於一般納含量較高,建議在處理食物時,可分開醬料,亦應保持均衡飲食。

記者黃凱宜訪問了周楚耀,講解詳情。
研究指腸道微生態失衡易染病毒 陳家亮籲多吃蔬果增強免疫力  收聽facebook
中大醫學院估計,未來數星期是流感高峰期,除了注射預防疫苗,同時應該提升腸道健康。醫學院研究估算,超過四成市民有中等至嚴重程度的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,腸道細菌多樣性減少,容易感染病毒。

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表示,市民應在日常進食多些蔬果等纖維,再讓腸道微生物進行酵解,從而增強免疫力。他又說,睡眠、運動及減輕壓力同樣重要。

記者黃凱宜報道。
港大以人類呼吸道類器官模型繁植人類鼻病毒C型助研疫苗藥物  收聽facebook
人類鼻病毒是引致感冒的主要病原體,如果感染人類鼻病毒C型,症狀一般較嚴重,例如可加重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。

港大聯同海外學者,利用首創的「人類呼吸道類器官模型」,成功繁殖有關病毒,能夠加快有關疫苗及藥物開發。

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杜啟泓說,現時的抗病毒藥物,對於壓抑有關病毒效果並非太理想,相信今次的發現,有助研發相應疫苗及特效藥,預料或者需要約10年時間。

記者崔蔚恩訪問了杜啟泓,分析詳情。

新聞特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