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財金百科
節目簡介:
金融現象、財經典故、企業人小故事,兩分鐘內細訴。
主持人:
勞家樂2025-04-07
美國關稅總統麥金利與胡佛
現正播放: 足本播放 Play full episode
分段播放:
美國關稅總統麥金利與胡佛
收聽


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公布的全球關稅措施沖擊股市、廠商貿易部局、加大經濟衰退風險。一直以來美國共和黨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強烈,有指特朗普關稅政策師事百多年前的第25任總統麥金利及31任總統胡佛,行逆全球化及保護本土企業、產業為主。
威廉·麥金利(William McKinley)是美國第25全總統,特朗普 (Donald Trump)重返白宮前,已揚言大幅徵收進口關稅,並封麥金利為「關稅之王」(tariff king)的封號,顯示自己是麥金利的頭號粉絲,為了紀念他,特朗普特別將北美最高峰重新命名為麥金利山(Mount McKinley),特朗普就職演說中稱麥金利是「偉大的總統」,讚賞這位前總統「透過關稅讓美國變得富有」。
麥金利任期由1897年3月至1901年9月,任內熱中徵收進口關稅,麥金利當年自稱為「站在關稅平台上的關稅人(tariff man)。在麥金利時代,關稅是非常重要的稅收來源,進口關稅占政府收入一半以上;幾乎支撐整個聯邦預算。當年,支持關稅的共和黨人士認為,關稅支持更高工資,但就排除了外國競爭,從而提高美國實際收入。企業被貿易保護下成長,麥金利看到美國製造業有大量過剩產能,希望利用這些產能,將美製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去,開始思考從保護美國本土產業的保護主義(protectionism),希望發展互惠模式、開放國外市場。麥金利1901年9月發表一次演講闡述這論點,但第二天就遭槍擊,幾天後去世。
1930年6月,即華爾街跌市後大半年,金融危機席捲全國,為保護本土農民和企業免受外來競爭的衝擊,時任第31任國總統胡佛(Herbert Clark Hoover)簽署了被後人視為“最愚蠢法案”的《斯姆特—霍利關稅法》。延續了8年前的高關稅政策,將進口稅提高至近60%,並大幅擴展徵稅商品範圍,涵蓋約2萬種商品。當年超過1000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警告這一政策對全美乃至全球經濟的危害。美國多個國際貿易夥伴如英國、加拿大、德國等紛紛提出抗議。
法案通過後當日,美國所有種類糧食價格暴跌,之後鋼鐵產能大降,美股再大跌。國際上,美國很快遭到交易夥伴的報復。加拿大、法國、義大利和西班牙迅速大幅提高關稅,他們進口美國商品量平均減少28%至33%。當中美國汽車成為報復對象,國際市場盡失,美國車企裁員,以福特為例,1929年聘用員工超過17萬,1933年跌至4.9萬,四年內減少72%。
貿易戰打擊美國進出口額,與出口有關企業員工大規模失業,1933年美國失業率飆升至25%的歷史高點。
《斯姆特—霍利關稅法》帶來的種種惡果令胡佛在193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黯然下台,由民主黨的羅斯福繼任,羅斯福通過與多個國家達成關稅互惠協定,逐步緩解了《斯姆特—霍利關稅法》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,成功刺激了美國出口,並為美國企業打開更廣闊的國際市場,為之後二戰及戰後美國奠定強國地位!往後半世紀,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,多數總統都會致力於降低貿易壁壘,推動互惠談判。
編寫、報道:勞家樂
威廉·麥金利(William McKinley)是美國第25全總統,特朗普 (Donald Trump)重返白宮前,已揚言大幅徵收進口關稅,並封麥金利為「關稅之王」(tariff king)的封號,顯示自己是麥金利的頭號粉絲,為了紀念他,特朗普特別將北美最高峰重新命名為麥金利山(Mount McKinley),特朗普就職演說中稱麥金利是「偉大的總統」,讚賞這位前總統「透過關稅讓美國變得富有」。
麥金利任期由1897年3月至1901年9月,任內熱中徵收進口關稅,麥金利當年自稱為「站在關稅平台上的關稅人(tariff man)。在麥金利時代,關稅是非常重要的稅收來源,進口關稅占政府收入一半以上;幾乎支撐整個聯邦預算。當年,支持關稅的共和黨人士認為,關稅支持更高工資,但就排除了外國競爭,從而提高美國實際收入。企業被貿易保護下成長,麥金利看到美國製造業有大量過剩產能,希望利用這些產能,將美製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去,開始思考從保護美國本土產業的保護主義(protectionism),希望發展互惠模式、開放國外市場。麥金利1901年9月發表一次演講闡述這論點,但第二天就遭槍擊,幾天後去世。
1930年6月,即華爾街跌市後大半年,金融危機席捲全國,為保護本土農民和企業免受外來競爭的衝擊,時任第31任國總統胡佛(Herbert Clark Hoover)簽署了被後人視為“最愚蠢法案”的《斯姆特—霍利關稅法》。延續了8年前的高關稅政策,將進口稅提高至近60%,並大幅擴展徵稅商品範圍,涵蓋約2萬種商品。當年超過1000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警告這一政策對全美乃至全球經濟的危害。美國多個國際貿易夥伴如英國、加拿大、德國等紛紛提出抗議。
法案通過後當日,美國所有種類糧食價格暴跌,之後鋼鐵產能大降,美股再大跌。國際上,美國很快遭到交易夥伴的報復。加拿大、法國、義大利和西班牙迅速大幅提高關稅,他們進口美國商品量平均減少28%至33%。當中美國汽車成為報復對象,國際市場盡失,美國車企裁員,以福特為例,1929年聘用員工超過17萬,1933年跌至4.9萬,四年內減少72%。
貿易戰打擊美國進出口額,與出口有關企業員工大規模失業,1933年美國失業率飆升至25%的歷史高點。
《斯姆特—霍利關稅法》帶來的種種惡果令胡佛在193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黯然下台,由民主黨的羅斯福繼任,羅斯福通過與多個國家達成關稅互惠協定,逐步緩解了《斯姆特—霍利關稅法》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,成功刺激了美國出口,並為美國企業打開更廣闊的國際市場,為之後二戰及戰後美國奠定強國地位!往後半世紀,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,多數總統都會致力於降低貿易壁壘,推動互惠談判。
編寫、報道:勞家樂